在北外附属海南外校这片孕育希望的沃土上,洋溢着学子们实现梦想的喜悦与激动,仿佛丰收的田野般丰盈而生动。
2024届高三5班的林诗璇同学,以她对农业的热爱与执着追求,用优异的成绩赢得了中国农业大学的青睐,犹如一颗精心培育的种子,终于破土而出,向着更加广阔的天地茁壮成长。
林诗璇同学的选择,不仅是对个人兴趣的坚持,更是对农业这一古老而又充满生命力的行业的深情致敬。她深知,农业是国家的根本,是滋养人类文明的源泉。在这片充满希望的田野上,她梦想着将现代科技与传统智慧相结合,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此刻,整个校园仿佛被一股清新的田野之风拂过,每一位师生都为她感到骄傲与鼓舞。林诗璇同学的故事,如同一曲悠扬的田园牧歌,在北外附属海南外校的校园里回响,激励着更多学子关注农业、热爱农业,为实现农业现代化、乡村振兴的伟大梦想而努力奋斗。
中国农业大学,作为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位列“双一流”“985工程”“211工程”。是我国现代农业高等教育的起源地。自诞生之日起,中国农业大学始终肩负着“解民生之多艰,育天下之英才”的崇高使命,不仅在农业科学领域深耕细作,引领着现代农业的潮流,更在培养未来农业精英、推动农业科技创新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我国乃至世界的农业现代化进程贡献着不可磨灭的力量,是每一位学子心中的梦想殿堂。
「心之所向 终至彼岸」
谈起收到中国农业大学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林诗璇同学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当然是非常开心啦!迫不及待要打开录取通知书。”
选择中国农大是林诗璇同学心之所向,这里面饱含了一份为家庭分担的责任感和对农学的向往与憧憬。
“我选择农学专业,首先是出于深厚的家族情感与责任感的驱使。家中正致力于育种工作,我怀揣着将所学专业知识转化为实际贡献的愿景,期望未来能为家族事业添砖加瓦,共同书写农业发展的新篇章。
其次,农学对我而言,是一门充满诗意与浪漫的学科。我渴望亲自参与并见证生命的奇迹——从种子的静静沉睡到破土而出的勃勃生机,每一步都蕴含着自然赋予的无限可能与希望,这种生物孕育繁衍的过程让我深感震撼与喜悦。
再者,农业作为人类文明史上不可或缺的基石,跨越时空,在各个文明的传统中都被赋予了崇高的地位。从古代祭祀农神的庄严仪式,到现代对可持续农业的不懈追求,农业不仅是新石器时代以来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根本,更是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文化纽带。我渴望深入了解这一领域,探索其背后的深厚底蕴与无限潜力。
最后,不得不提的是,农学专业的毕业象征——绿领学士服,它以一种独特而时尚的方式,彰显了我们这一群体的专业特色与环保理念。在我看来,这不仅仅是一件学士服,更是对未来绿色生活、生态农业的一种美好期许与承诺。因此,这份“酷”不仅体现在外观,更在于它所承载的意义与责任。”
「逆袭之路 势如破竹」
在人生的赛道上,真正的较量在于我们如何奋力奔跑,直至抵达终点。重要的是拥有不屈不挠的精神,勇于面对挑战,不断积累与成长。无论起点如何,即使是一颗小小的种子,只要拼尽全力,向下扎根,向上破土,终会长成参天大树,而林诗璇的高中时代,正是一颗种子破土而出的真实写照。
“我的进校成绩在班里实打实的垫底,41人里排40,记得很清楚,入学第二次考试考到了年级第六!从此认识到自己的潜力,不想把它浪费,所以后面的学习在持续发力!”
回顾高中的备考之路,林诗璇感慨颇深,“精神压力很大。”高考成功的背后,离不开那些夜以继日的刻苦努力,而对林诗璇而言,除了争分夺秒的学习,父母不在身边,“孤军”备战的孤独感,也让她压力倍增。
「良师益友 围剿压力」
谈及这段独自求学的备考之路和无处安放的精神压力,林诗璇的描述不禁让人动容:
“初来这里不认识什么人,周末回到‘出租屋’就会失眠哭几个小时,又很想向父母证明自己,所以对自己的成绩要求很高,到后期有听不进课,坐在教室精神高度紧张的情况,担心我的精神状态会给我的高考拖后腿,在休息一会和继续前进之间挣扎。”
而身处逆境之中的林诗璇,并没有逃避,在和压力正面对决的路上,朋友的支持,同学的陪伴,老师的帮助成为了她坚实的后盾:
“小时候和朋友们的美好回忆是我坚持的动力,同学是彼此的压力出口,在课余时间分享零食,放学路上聊聊天就可以舒缓一下当天的疲惫,我还买了台照相机和同学一起拍拍照片,心情就会好一点。同学们也是彼此的背书自习搭子,每次考前我们会两三个结伴去空教室自习背书,效率很高。
各科老师不仅在教学方面给了我很多关注和帮助,还很关心我的身心健康。班主任张岚老师是对我很重要的鞭策者,没有她的严格要求和及时的心理疏导,我很可能在最后阶段摆烂放弃,但是还好坚持下来了。”
「破茧成蝶 华丽蜕变」
“北外(附属海南外校)是我蜕变的地方。”谈及在北外附属海南外校的学习生活,升学压力、生活压力下的高中三年对林诗璇来说,可谓是“青春残酷游戏”,也正是这关关难过关关过的高中时代,见证了她的成长与蜕变。“我在这里学会如何独立、如何与人相处,磨炼出在逆境中坚持的毅力。”
回忆起在学校的点点滴滴,林诗璇生动地描述起来:“学校办的各类活动让我收获颇丰,第一次演英文话剧、做英语主持、站上小竞赛的领奖台,都是在这里。和同学们一起拍樱花、摘果子,研究蜗牛吃东西,用希沃白板弹钢琴,许多小瞬间在高考的压力下更加深刻,成为珍贵美好的回忆。
在听到以前的朋友说‘你变得好耀眼’的时候,我真心感谢我来到了这里。”
「云程发轫 筑梦起航」
大学生活,是一段充满探索与成长的旅程。告别青涩与懵懂的困惑,迎接知识与思想的碰撞,即将步入大学殿堂的林诗璇,对自己的未来已经有了清晰的规划,“希望能考进理科实验班,然后努力保研,未来也会从事生物育种相关的工作。”同时,她也不忘将农学的浪漫融入生活,计划在学业之余学习架子鼓,与好友组建乐队,展现新时代大学生的风采与活力。
在中国农业大学2024年毕业典礼上,一位毕业生代表如是说:“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是我们在中国式现代化的青春篇章中奏响独属于农大人的自信旋律。”即将步入大学的林诗璇,也定将在农大的广阔舞台上续写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曾经的种子,已破土而出,正向着参天大树的目标茁壮成长。
一审:林晓婷
二审:丰晓岚
三审:张柏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