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被誉为瓷器之邦,在英文中“瓷器(china)”与“中国(China)”同为一词。作为审美与工艺的结晶,陶瓷不仅是物质文明的产物,更是千年精神文明的沉淀。陶瓷形态的基本材料是水、土、火,人只有掌握了水土糅合的可塑性、流变性,以及成型方法和烧结规律,才能促成陶艺形态的产生和演化,使陶瓷器物产生美的形式。陶艺是集绘画、书法、雕塑、装饰、人文于一体的综合性艺术,和人类文明的推演、传承密不可分,拥有其它传统艺术无法比拟的地位。
学习陶艺可以锻炼孩子手和脚的配合,以及力度和巧劲之间的平衡,以促进其左右脑细胞活动,提高其感知力、观察力、控制力、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为了进一步丰富校园文化生活,不断拓宽学生成长空间,学校开设了陶艺校本课。课堂上,陶艺老师通过陶艺文化宣讲、制作方法讲解、动手实操等方式,让学生初步认识、了解陶艺渊源,引导学生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学生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
陶艺制作方法有拉坯成型,泥板成型,泥塑成型,泥条盘筑,捏塑,素坯彩绘等。本学期学生从杀泥(练泥)开始,通过盘余,泥扳,捏塑,拉坯等技法的应用,一件件精美绝伦、五彩缤纷的艺术品从自己的手中诞生,装点了美丽的生活。
练泥与捏塑。自由地玩陶土,随意地糊泥、用力敲打泥巴、捏塑泥块......一堆泥土经过自己的创作,变幻出一个个精美的造型,对于孩子们来说,是一个新奇而好玩的事。
拉坯。利用拉坯机产生的离心运动,在旋转过程中,对含水半固化状态的泥料按照设计构思拉伸成型。拉坯成型在古时已经普遍使用,薄如蛋壳的黑陶,绚烂夺目的彩陶,晶莹透彻的越窑陶瓷,都留下了拉坯成型的痕迹。
“泥沙入手经抟埴,光色便与寻常殊。”陶是土的艺术,火的艺术,陶土与水火交融,传统与创新交织,将传统工艺与现代技艺、现代审美相结合,让传统文化重新回归大众视野,力求在继承中传承,在传承中创新,重新定义生活之美。
供稿:教学教研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