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校园资讯 - 学校资讯

录取捷报丨中国地质大学邢焱钧:用心感受大地的脉动,才是生命最本真的意义所在

发布时间:2024-08-02 21:41:54

当七月金色的阳光如织锦般铺洒在大地,北京外国语大学附属海南外国语学校的每一个角落都洋溢着青春的朝气与梦想的芬芳。“金榜题名,圆梦今夏”这八个字,不仅仅是对莘莘学子汗水浇灌后硕果累累的温馨预言,更是对那些以梦为马、勇往直前少年们的最高颂歌。

在这个季节,校园内流传着无数关于梦想启航与辉煌抵达的传奇,而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那位“胸中有丘壑,眼里存山河”的少年——邢焱钧。

邢焱钧,一个名字里便蕴含着火焰般热情与坚韧的男孩,他的眼中总是闪烁着对未知世界无尽的好奇与渴望。在班主任张岚老师的眼中,他如同一缕和煦的阳光,不仅照亮了自己的前行之路,也温暖了周围每一个人的心房。作为班级的领航者,三年的班长生涯里,他以身作则,用行动诠释了责任与担当,每一次任务的圆满完成,都是他对自我极限的一次次超越,更是他对梦想执着追求的见证。

然而,邢焱钧的魅力远不止于此。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他选择了一条少有人走的路,一条通往地质学深邃世界的道路。在他看来,名声与荣誉不过是过眼云烟,唯有脚踏实地,用心去感受大地的脉动,去揭开自然神秘的面纱,才是生命最本真的意义所在。

他的梦想与宏伟抱负,在高三百日誓师的庄严时刻便已初露锋芒。面对镜头,他以一种轻松而又坚定的姿态,笑称自己是“土地的孩子”。这简单的五个字,不仅是对他个人身份的朴素定义,更是他内心深处对大自然无尽热爱与归属感的深刻表达。他的心灵,仿佛与这片广袤的土地紧密相连,每一次心跳都与大地的脉动共鸣。

“我想学地质,我想知道山川河流、鸟兽飞虫,我想用我的脚步,在这个世界上走出来我自己的诗……”他的话语,带着几分少年的骄傲与不羁,却也充满了对未来的无限憧憬与渴望。每一个字,都像是一颗种子,播撒在听众的心田,生根发芽,绽放出希望的花朵。

现在,让我们随着文字的指引,轻轻推开邢焱钧世界的大门,一同走进那片由岩石与化石构筑的奇妙天地。在这里,我们会看到一位少年如何以满腔的热情,拥抱每一寸土地,用探索的脚步丈量着世界的广度,用智慧的眼睛洞察着万物的奥秘。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简称北地、中地大,是教育部直属并与自然资源部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首批进入国家“211工程”、国家“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行列,“双一流”建设高校,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 “111计划”高校,中国政府奖学金院校,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高校,中国高校行星科学联盟签约大学,国家地学研究重要基地 。

「与其囿于一隅不如看看远方。」

“高三的浮躁和焦虑一直在指引我思考到底为什么活着?”邢焱钧轻叹,言语间透露出对生命本质的深刻追问。

直到书籍为他打开了另一扇窗,无论是《在路上》的自由不羁、《百年孤独》的历史沉淀、《草叶集》中对自然的深情颂歌,这些作品让他意识到,高考或考研并非生命的全部,只有真正走在路上,才能深刻感悟到自我的存在。

“因此我也想过学考古,去看看人类曾经的生活。”他的话语中透露出一种超脱与宁静,曾经的迷茫与困惑,如今已化作云烟消散。

“但梭罗的超验主义将自然的灵性暴露在我面前,他告诉我人类归属于自然,什么样的世界就会诞生什么样的人类,那我觉得与其囿于一隅不如看看远方。”

于是,他毅然选择了地质学作为自己探索世界的钥匙。这份热爱,不仅是对未知世界的无尽好奇,更是对生命体验的深刻渴望与追求。它根植于他广博的阅读之中,汲取了文学与哲学的养分,最终绽放出对自然、对生命最纯粹、最热烈的爱。

「答案是,你存在于此。」

高中三年,尤其是步入高三的门槛,邢焱钧的世界被时间编织得更加紧密,日夜兼程,身体与心灵仿佛两台永不停歇的机器,除了短暂的休憩,都在为梦想加速。这段旅程,充斥着无尽的刷题与考试,成绩的起伏如同潮水,时而将他推向自我怀疑的深渊,时而让他为何努力却难见成效而焦灼不安。但在这重压之下,邢焱钧找到了独特的宣泄与救赎——阅读,以及那些如灯塔般照亮他前行之路的老师们。

回家的路上,书籍成了他最忠实的伴侣。惠特曼的诗句如同清泉,流淌过他焦虑的心田。在物质生活膨胀的美国背景下,惠特曼对精神追求的呼唤,对自我价值的深刻探索,如同夜空中最亮的星,引领邢焱钧穿透了高考的重重迷雾,找到了对抗自我否定与焦虑的力量。“答案是:因为你存在于此……”读诗,让他有一种呼之欲出的灵性和躁动平息后勃发的宁静。仿佛每一次翻页,都是对自我的一次深刻对话与重塑。

而在这场漫长的战役中,邢焱钧并非孤军奋战。作为班长,他与各科任老师的紧密互动,构建了一座座坚固的桥梁。从胡艳蓉老师的文学堡垒,到张岚班主任的悉心关怀,再到颜爱玲老师的数学逻辑与华彦玲老师的物理奥秘,每一位老师都以他们独有的方式,向下扎根于知识的土壤,向上托举起学生们翱翔的梦想。

“在临近高考的时候安抚我焦躁的心情,无限的耐心引导我沉下性子刷题。从阳光正盛的早上一直坐到蝉鸣不歇的夜晚的不只是我们,还有陪在我们身边的各位老师。”是老师们的无限耐心与温柔鼓励,如同春风化雨,一点点抚平了他心中的焦躁与不安。那些从晨光熹微到夜幕低垂,师生并肩作战的日子,成为了邢焱钧心中最宝贵的记忆。他们共同见证了时间的流转,也见证了彼此的成长与蜕变。

「我所讲的一切,

将对你们也一样适合。」

如惠特曼所言,“我赞美我自己,歌唱我自己,我所讲的一切,将对你们也一样适合。”在那段被汗水与梦想交织的高三岁月里,邢焱钧也以他的方式,诠释着自我成长的真谛。

他总说,自己的备考没什么秘诀,就是“心里有本账”。这“账”,就是那份他从不离手的计划表,上面密密麻麻地记录着:今天得啃下多少个单词,搞定几个长难句,还有那些古诗词和名言警句,得像老朋友一样,时不时拉出来遛遛弯。他说,“计划这东西,开始可能会觉得烦,但习惯了,就像吃饭睡觉一样自然,少了它,心里还空落落的。”他的计划表不仅仅是日程的堆砌,更是自我探索与成长的轨迹,是他与自己对话的过程,是对自我潜能的一次次挖掘。

遇到难题,邢焱钧也从不藏着掖着,他会大大方方地去找老师请教。在他看来,老师就像是航海图上的灯塔,无论风浪多大,只要跟着那束光,就能找到方向。“跟着老师走,准没错!”这是他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如果遇到各科安排的时间冲突,他也不慌不忙,按照自己那套“六四法则”,弱项多下点功夫,强项保持手感,就这么一步步,稳扎稳打地往前走。

学习之余,邢焱钧也懂得“给时间以生命,而不是给生命以时间”,他选择用运动来赋予时间以色彩。在羽毛球的挥拍与单车的疾驰中,他找到了释放压力、放松身心的方式,让身体和大脑在紧张的学习之余得以休憩与重生。

「宇宙很大,生活更大。」

邢焱钧的高三,是一段深刻的自我探索与成长之旅。在这个过程中,他不仅选择了地质学作为学术追求的方向,更是在这一选择中学会了与自我深度对话,与世界温柔和解,最终明确了内心的航向,汲取了前行的力量。“对地质的痴迷,实则源于我对这个世界无尽的好奇与热爱,而地质学,不过是我踏上这段探索之旅的桥梁,让我得以以科学的名义,更加亲近并理解我所热爱的这片广袤天地罢了。”

每当假期悄然降临,邢焱钧便踏上寻觅心灵栖息地的旅程,而海南的分界洲岛,成了他灵魂深处的一片净土

“在那片被蔚蓝拥抱的岛屿上,我仿佛能触碰到梭罗笔下瓦尔登湖的宁静与深邃。我就像是一个无形的旅者,穿梭于或欢乐或繁忙的人群之间,成为了‘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这句诗的生动注脚。我独自漫步,与日月星辰为伴。”

分界书屋,是他在岛上最钟爱的避风港。每当夕阳西下,他便会步入那间充满书香的小屋,门前的吊床随风轻轻摇曳,仿佛在低语着风的秘密。他随意抽出一本书,躺在吊床上,任由思绪随着文字飘远,或是纯粹地发呆,享受那份难得的宁静与自由。

“在那一刻,我仿佛置身于一个只属于我的世界,时间在这里变得缓慢而悠长。我可以任由思绪飞扬,思考着史铁生若来此地的感慨,想象着梭罗的瓦尔登湖与分界洲岛之间的异同,甚至揣测上帝在创造这片海域时的心境。周围是游客们隐约的谈笑声,这让我深刻感受到人类的渺小与伟大——在浩瀚的宇宙面前,我们虽如尘埃般微不足道,却依然能够在这方寸之间,享受着属于自己的生活,正如《三体》所言:‘宇宙很大,生活更大’。”

「因为好戏永不落幕,而我将

献上一首诗。」

分享这些内心世界的片段时,邢焱钧的脸上泛起了一抹红晕,显得既腼腆又愉悦。他的话语中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向往,让人不禁为之动容。

但是当谈及未来,邢焱钧的眼神中则闪烁着星辰般的光芒,“在大学的日子里,我一定会踏实学习,不辜负每一寸光阴。如果有机会参与课题研究,我肯定会毫不犹豫地加入,因为那能让我更深入地了解我所热爱的领域。同时,我也计划利用课余时间勤工俭学,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为将来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因为,我的心中有一个明确的梦想——进入中国科学院地球科学研究院。为了实现这个梦想,我必须比常人付出更多的努力,积累更多的知识与经验。”

采访的氛围在这一刻达到了高潮,我们不禁为邢焱钧的执着与决心所感动。当被问及如何用一句话总结自己的过往与未来时,他微微颔首,沉思片刻后,眼神中闪烁着前所未有的光芒:“因为好戏永不落幕,而我将献上一首诗。”这句话,他巧妙地将惠特曼的名言中的“你”替换为“我”,不仅展现了他对自我价值的深刻认知,更彰显了他对未来无限可能的坚定信念。

在人生的十字路口,邢焱钧毅然决然地踏上了地质的征途。这一刻,他不仅是选择了专业,更是选择了一种与山川湖海对话、与岁月共舞的生活方式。

在这条少有人走的路上,邢焱钧的步伐坚定而有力,他的心中怀揣着对梦想的无限渴望与执着追求。他深知,地质之路并非坦途,需要他翻山越岭,穿越风雨,但正是这份挑战,让他更加坚定了内心的信念——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我们期待着,在未来的日子里,邢焱钧能够像一位勇敢的探险家,在每一次与岩石的对话中,在每一场与风雨的较量中,汲取力量,不断成长,将自己的故事编织成一首首动人的诗篇。

一审:林晓婷

二审:丰晓岚

三审:张柏祥

联系信息
学校地址: 海南老城经济开发区青龙路5号
招生电话:0898-67533333 / 0898-67200599
学校邮箱:bwhnfx@bwhnfx.com
邮政编码:571200

入校报名

关注微信公众号
了解学校更多资讯
Copyright © 2021 北京外国语大学附属海南外国语学校 All rights reserved     琼ICP备2022003775号-1
技术支持:绿色创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