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3月18日上午,海南省教育研究培训院(以下简称:省教培院)党总支书记李洪山、省教培院副院长吴益平、省教培院高中教研部主任卓俊斌、省教培院生物教研员杜修全、省教培院地理教研员罗安隆等一行5人莅临我校调研,针对民办学校落实教学四项常规及“双减”背景下学校工作实施开展进行考察交流。我校尉小珑、谢伟、刘惠兰、王正俊、劳艳艳、张露馨、刘菊珍、舒增光、曹国辉、于贺晶等校领导干部陪同调研。
以一言一行 诠释师者内涵
李洪山书记一行实地参观了学校基础建设情况,听取学校校领导和教职人员的相关情况介绍,对于北外附属海南外校的规模、硬件设施、软件配套、师资力量等方面给予了充分肯定。随后,省教培院领导一行于艺术中心观看了学校“八大突破”、“外语大教研”、“校本课程”、“家校合作”、“教职员工大会”等系列文化特色视频。李洪山书记频频点头表示肯定,“学校经过一年多的运行,打开了局面,赢得了家长的好评,在文化理念、办学特色、分类教学、家校合育、树立榜样、典型引领,突出教育教学的中心地位等方面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北外附属海南外校要抓住海南自贸港腾飞的时机,提供更优的硬件服务,培养更强的师资队伍,更好为学生的发展继续发力,为海南的教育事业继续奋斗。”
凭一举一动 演绎园丁角色
省教培院领导一行观看文化特色视频后深入一线课堂,观摩了初中及小学部教学课堂。课堂之上,老师们呈现的是一堂不普通的常规课,多次让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做到手、脑、口并用,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活动的实践者。课堂体现了“独学”、“对学”、“群学”等多个环节,拥有了启发式教学的身影。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生物教研员杜修全、地理教研员罗安隆与初二生地老师们进行学科教学讨论,针对生地会考给予指导意见,旨在查找课堂中存在制约教学成绩提升的因素,提升我校教学与复习的成效。
借一来一往 凝聚鱼水深情
在学校综合教育中心五楼会议室,我校刘惠兰、曹国辉、舒增光、于贺晶、王正俊和谢伟6位校领导干部先后就“减负成果”、“教学常规”、“家校合作”、“校本课程”、“外语特色”、“学校文化理念”等内容向省教培院专家领导作了情况汇报。
听取汇报后,校长尉小珑针对学校办学理念进行了补充,“我们学校着力于文化建设、文化引领,力求培养具有境界、格局、视野、情怀、实力的教师。请专家莅临我校指导工作目的是进行‘专家会诊’,让我们进一步明确方向、改进不足,使学校快速、良性发展。”
省教培院副院长吴益平表示,衷心感谢北外附属海南外校长期以来面向全国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外语教育教学工作。学校主动求变、求发展、求进步,敢想敢干,敢于胜利,敢于拼搏,有这样的信心与决心,有这样的精气神,也值得赞赏。关于集体备课的指导建议,吴益平副院长说到,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集体备课是提升教师专业成长,提升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首先,教师集体备课要围绕教学的核心问题,设定目标,突出重点,并在课堂上跟踪落实;其次,集体备课要聚焦试卷高效讲评,特别是重点关注做错题的学生,可以让学生回归教材、错题重做。如此,方能提升集体备课的实效性和前瞻性。
最后,李洪山书记作主旨讲话。首先,他对于我校的办学理念表示认可,并对我校落实教学四项常规及“双减”背景下学校实施开展的工作表示肯定并提出了六项意见和建议:
1.办学理念 注重特色。每个学校各具特色,民办学校和公办学校的办学理念有很大的区别。北外附属海南外校的办学理念先进,办学方向明确,为全省其它学校提供了借鉴意义。
2.教学管理 以人为本。教学管理常规的八个方面,全面育人是核心,立德树人是根本。要培养身体健康、心理阳光、勇于担当、积极上进的学生。
3.校本建设 关注终端。校本建设要搭建平台,惠及每位学生。校本课程的核心是如何评估,而评估的核心是通过课程的学习,学生是否有所成长。
4.教育教学 多点开花。教学方面,每个学科都要有一套适合学校和学生特色的教学模式,或逐步形成基本的教学范式。新学校更要有教学模式,比如先学后教、翻转课堂、小组合作等。
5.质量管理 不留死角。质量管理方面,质量评价的核心是找到学生知识的断点,并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逐步提高学生学习成绩。
6.计划管理 科学部署。学生要有学习计划,要有明确的时间安排、时间取舍。教师要有详细的教学计划,要有各重点内容的讲授时间节点。
李洪山书记勉励大家,不去做,想到的都是困难;开始做,积累的都是经验。干就大有所为,不干则一事无成,希望学校始终坚守“为了孩子的一生幸福”的校训,奔跑在成长的快车道上。
最后,校长尉小珑对调研组一行的到来表示衷心感谢、感恩、感动,我们深知育人之路任重而道远,北外附属海南外校将在新发展目标的引领下,新宝贵经验的指导下,行稳致远,进而有为。